曾文正公家书(曾文正公家书的简介)

一、如何理解《曾文正公家书》


曾文正公家书


首先八条目里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然后诫子书说

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燥不安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首先举个例子说吧,我是做装修的。我必须明白材料的质量以及工人的施工水平,以及是不是愿意为这件事努力。以及是不是会工作强度,工资水平,和彼此的信任度二产生不满和怀疑。还要知道别人家的装修是不是更受到大家的欢迎。然后还要明白装修这项行当的风格是不是合乎这个时代以及大众及个人的需求。然后就是不能去刻意的减少材料质量啊,工人工资啊。以及盲目追求高利润使用不环保的材料或者不去跟别的相关领域的人交流等等。大概这样做事事也是合乎“大学”里的三钢八条,以及淡泊宁静吧。

二、佳句摘抄:曾文正公家书


曾文正公家书


大抵第一要除骄傲习气,中无所有而夜郎自大,此最坏事

傲气既长,终不进功,所以潦倒一生而无寸进也

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

但须日日用功,万不必作叹老嗟卑之想…步步前行,日日不止,自有到期

牢骚太甚者,其后必多抑塞

凡遇到牢骚欲发之时,则反躬自思,猛然内省,决然去之

读书不求强记…若全无名心,记亦可,不记亦可,此心宽然无累,反觉安舒

用绅士不比用官,彼本无任事之责,又有避嫌之念,谁肯挺身出力以急公者?贵在奖之以好言,优之以禀给,见一善者则痛誉之,见一不善者则浑藏而不露一字,久久善者劝,而不善者亦潜移而默转矣

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进兵须由自己做主,不可因他人之言而受其牵制,非特进兵为然,即寻常出队开仗亦不可受人牵制

各处写信自不可少,辞气须不卑不亢,平稳惬适

至于与官场交接,吾兄弟患在略识世态而又怀一肚皮不合时宜,既不能硬,又不能软,所以到处寡合。迪庵妙在全不识世态,其腹中虽也怀些不合时宜,却一味浑含,永不发露。我兄弟刚时时发露,终非载福之道。雪琴与我兄弟最相似,亦所如寡合也。弟当以我为戒,一味浑厚,绝不发露。将来养得纯熟,身体也健旺,子孙也受用,无惯习机械变诈,恐愈久而愈薄耳。

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一味向平实处用心…纵人以巧诈来,我仍以浑含应之,以诚愚应之,久之,则人之意也消。若钩心斗角,相迎相距,则报复无已时耳

至于强毅之气,决不可无,然强毅与刚愎有别。古语云,自胜之谓强。曰强制,曰强恕,曰强为善,皆自胜之义也。如不惯早起而强之未明即起,不惯庄敬而强之坐尸立斋,不惯劳苦而强之与士卒同甘苦,强之勤劳不倦。是即强也。不惯有恒而强之贞恒,即毅也。舍此而求以客气胜人,是刚愎而己矣。二者相似,而其流相去霄壤,不可不察,不可不谨

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

凡傲之凌物,不必定以言语加人,有以神气凌之者矣,有以面色凌之者矣。

凡心中不可有所恃,心有所恃则达于面貌。以门第言,我之物望大减,方且恐为子弟之累;以才识言,近今军中炼出人才颇多,弟等亦无过人之处,皆不可恃。只宜抑然自下,一味言忠信,行笃敬,庶几可以遮护旧失,整顿新气,否则人皆厌薄之矣

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智慧愈苦而愈明,不可因境遇偶拂遽尔摧沮

求人自辅,时时不可忘此意。往时在余幕府者,余亦平等相看,不甚钦敬,洎今思之,何可多得?

人生适意之时,不可多得…不可错过时会,当尽心竭力,做成一个局面。圣门教人不外敬恕二字,天德王道,彻始彻终,性功事功,俱可包括。余生平于敬字无功夫,是以五十而无所成。至于恕字,在京时亦曾讲求及之。近岁在外,恶人以白眼藐视京官,又因本性倔强,渐近于愎,不知不觉做出许多不恕之事,说出许多不恕之话,至今愧耻无已

余此次再出,已满十月,论寸心之沉毅愤发,志在平贼,尚不如前次之坚,至于应酬周到,有信必复,公牍必于本日办毕,则远胜于前

以习劳苦为办事之本。引用一班能耐劳苦之正人,日久自有大效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凡事后而悔己之隙,与事后而以人之隙,皆阅历浅耳

凡与人交际,当求其诚信之素孚;求其协助,当亮其力量所能为

从古帝王将相,无人不由自立自强做出,即为圣贤者,亦各有自立自强之道,故能独立不惧,确乎不拔

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非暴虐之谓也,强矫而已;柔非卑弱之谓也,谦退而已。趋事赴公,则当强矫;争名逐利,则当谦退

审机审势,犹在其后,第一先贵审力。审力者,知己知彼之切实功夫也

至于倔强二字,却不可少。功业文章,皆须有此二字贯注其中,否则柔靡不能成一事

去忿欲以养体,存倔强以励志

担当大事,全在明强二字…凡事非气不举,非刚不济,即修身齐家,亦须以明强为本

古来大战争,大事业,人谋仅占十分之三,天意恒居十分之七

吾兄弟但在积劳二字上着力,成名二字则不必问及,享福二字则更不必问矣

然事至今日,惟有“小心安命,埋头任事”二语,兄弟互相勖勉,舍此更无立脚之处

大丹将成,众魔环伺,必思所以败之

事事落人后着,不必追悔,不必怨人。此等处总须守定“畏天知命”四字

天于大名,吝之惜之,千磨百折,艰难拂乱而后予之。老氏所谓“不敢为天下先”者,即不敢居第一等大名之意…只可畏天知命,不可怨天尤人

大抵任天下之大事以气,气之郁积于中者厚,故倔强之极,不能不流为忿激…存其倔强,而去其忿激,斯可耳

古来豪杰皆以此四字为大忌,吾家祖父教人,亦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位高而资浅,貌贵温恭,心贵谦下。天下之事理人才,为吾辈所不深知不及料者多矣,切勿存一自是之见

斗智斗力之强,则有因强而大兴,亦有因强而大败…故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

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此二语是余平生咬牙立志之诀…惟有一字不说,咬定牙根,徐图自强而已

兄自问今年得力,惟有一悔字诀。兄昔年自负本领甚大,可屈可伸,可行可藏,又每见得人家不是。自从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后,乃知自己全无本领,凡事都见得人家有几分是处。故自戊午至今九载,与四十岁以前迥不相同。大约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吾九年以来,痛戒无恒之弊。看书写字,从未间断,选将练兵,亦常留心。此皆自强能立工夫。奏疏公牍,再三斟酌,无一过当之语自夸之词。此皆圆融能达工夫。至于怨天本有所不敢,尤人则常不能免,亦皆随时强制而克去之。

三、曾文正公家书的简介

《曾文正公家书》是晚清一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流传最广泛的作品,为世人修身、教子的经典读本,本书则为李鸿章、李瀚章兄弟编校的光绪己卯年(1879年)传忠书局刻本简体版,是公认最权威、最经典的曾国藩家书版本。全书集结了曾国藩在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至同治十年(1871年)前后撰写的致祖父母、父母、叔父母、诸弟、妻子及儿辈的家信,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小到人际琐事和家庭生计的指陈,大到进德修业、经邦纬国之道的阐发,可谓事无巨细,一皆覆载。而在家书整理的基础上,原编者按照曾国藩的人生历程为线索进行编辑,在家书不足以展现其人生全貌的地方,还选用了他写给朋友、同僚等的信补充,使这本书能够通过曾国藩自己的文字完整地呈现曾国藩的人生轨迹和思想精髓,因此本书也可以作为曾国藩的人生自述来读。

四、曾文正公家书和曾国藩家书一样吗

《曾文正公家书》和《曾国藩家书》虽然都是曾国藩的书信集,但它们并不完全一样。

《曾文正公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其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而《曾国藩家书》是后世人根据《曾文正公家书》收集及整理了曾国藩家书之精华部分,按年代顺序并合为:修身篇、劝学篇、治家篇、理财篇、交友篇、为政篇及用人篇等部分,基本包括了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思想。

因此,《曾文正公家书》和《曾国藩家书》虽然类似,但并不完全一样。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曾文正公家书和曾文正公家书的简介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曾文正公家书


猜你喜欢